
关于铝材表面质量缺陷的控制与模具研究
关于铝型材表面质量缺陷的控制与模具研究
第一.表面拉丝现象;跟模具的工作带长以及抛光倒角有关,加工时必须将平模部分的出料口进行有效倒角处理,工作带长会产生摩擦力导致细小的金属灰粘模具出品处空刀边缘无法脱落堆积后划伤表面,焊合室平面不平或有凹坑等现象导致金属流动性差,杂质无法融合到铝的中间.其次就是铝棒的材质跟挤压速度有关了,这需要挤压工艺控制跟原料采购来配合处理.
第二.表面焊合线痕迹,所谓的焊合线就是铝与铝胶合时产生的现象,这个现象一般来说只有带空心的型材和圆管会有焊合线,解决方案有以下特点,分流孔桥位的摆布必须在型材的四角之处,倒角的桥宽度不超过3MM,焊合室相对来说起码不低于16MM以上.这个选择要看型材壁厚的大小来决定.有了足够的焊合过程以及饱和的金属流量这种现象是完全可以控制的.
第三.表面黑线,这种现象很普遍,主要还是在于模具的工作带以及此处金供量不协调所带来的影响,一般有黑线的地方都是在型材十字交叉部位,所以对于模具工作带的优化计算非常重要,里外流速及金属填充时差的合理掌握可以通过经验来完善,减少外面的摩擦力增加内面的金属供量在饱和的基础上出来就能解决了,其次就是三温的控制,有时我们发现温度正常时没有黑线,温差过大就发生了,所以我们建议表面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在生产时每隔十五分钟检测,三温必须在合理范围之内进行挤压,同时也要留意经常清理料胆里面的残余杂物.
第四.表面起手感凹凸现象,模具的关系在于工作带的平整以及表面的光亮,甚至有硬伤,表面氮化工艺错误也会导致问题的发生,十字交差处金属供料不足也会出现凹陷.
第五.表面假接头,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考虑到模具的强度是否合理,上下模贴和处平面的平整都是影响质量的原因,所谓的弹变就是那些带有悬臂的异型材,当我们在开模具的时候就要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建议用仿型的支撑垫来改变它的弹变发生.往往好多企业都忽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废品增加.
第六.表面要求高的型材模具抛光维护是至关重要的,通常我们要求达到镜面效果,挤出产品看上去就比较光滑色泽清晰,氧化后表面更佳美观.另外我们要杜绝疲劳使用模具,不断增强工作带的表面氮化,提高工作带的磨损度,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所要的表面效果.
第七.型材外观的张品收口现象,一般分析为内快易张.相反外快易收,流量不均导致的也会存在.
由此,综上分析任何质量问题的发生都是可控的,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以及人才素质的培养,管理的方式,制度的完善,只有做好细节的执行力度才能保证质量的稳定.我们的口号是: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技术就是艺术.